1970年年底,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的意外去世贵丰配资,对陈士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,带来了深深的悲痛。尽管两人肩负的军衔和职务存在差异,但他们却有过长达四十年的深厚交情和携手合作的经历。曾在工程兵部队中共事过的陈士榘,认为谭甫仁是他在工作上最默契的搭档。他们之间的配合无疑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,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也愈发加深。
在调任昆明军区之前,谭甫仁曾在工程兵担任政委,并在更早之前,又历任武汉军区副政委、第二政委以及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等重要职务。作为一位正军职中将,他的晋升速度令人瞩目,早早便担任了大军区的正职,正如陈士榘对他的评价:“谭甫仁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工作者。”在新中国成立之前,他仅担任四野的副政委,然而在解放后,凭借着过人的才干和优秀的业绩,谭甫仁迅速步入了大军区的副职,并最终担任了重要的政治岗位。
谭甫仁调任工程兵时与陈士榘再度重逢,两人早在1928年就已经相识,当时谭甫仁是一名士兵,后来被俘并加入红军。实际上,在当时,他因参与澎湃领导的起义而失去了组织联系,之后为了生活而被迫投身国军,试图寻找到组织的机会。当他在被俘后高唱《国际歌》时,引起了陈士榘的注意。陈士榘见状后便前去询问他的身世,经过进一步调查,这位老战友的经历得到了证实。两人都曾在红12军服役,随着该军的撤销,二人各自在红1军团的不同部队中勤務。抗日战争时期,陈士榘在343旅任职后进军山东,而谭甫仁则在344旅服役,并随后担任冀鲁豫军区职务。
展开剩余53%在解放战争中,谭甫仁前往东北参加战斗,而与此同时,陈士榘则活跃在华东战场。虽然谭甫仁在政治工作方面的名声未必响亮,但陈士榘无疑是华东野战军的关键领导者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陈士榘的身份变化不大,从1950年起,他一直担任工程兵司令职务达20多年。尽管期间与其他将领的搭档中难免发生摩擦,但与谭甫仁的配合却异常顺畅。谭甫仁充分了解陈士榘的个性,因此在工作中能够和谐共处。两人在一起工作超过两年后贵丰配资,谭甫仁被调任至昆明军区担任政委,负责整个军区的工作,以及地方事务。
然而,在1970年12月的一次突发事件中,昆明军区的几声枪响宣告了谭甫仁的去世,这一不幸的消息传到陈士榘耳中,让他感受到深刻的哀痛。尽管两人不再并肩作战,但在心灵深处,谭甫仁始终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战友。在几个月前,陈士榘的儿子曾特意前往云南训练,还到谭甫仁家中聚餐,享受了亲朋间的欢愉。儿子在返回后与父亲分享了谭甫仁的近况,而如今却传来噩耗,让陈士榘深感悲伤。
陈士榘的儿子也意识到,正是因为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年代,父辈们一起走过风雨,才形成了如此深厚的战友情谊。几年后,谭甫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访陈士榘。谭甫仁去世之时贵丰配资,他的母亲也遭遇了不幸,令他不得不面对失去父母的悲痛,此时,他成为了孤儿。看到战友的儿子来到自己面前,陈士榘深感心痛。他曾感慨,如果早知会出现这样的意外,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留住谭甫仁,让其继续在工程兵中为国家贡献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